经济日报记者 周琳
作为天津市传统农业大区和生态资源富集区,天津市宁河区依托“风、光”资源禀赋发展新能源产业,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增收。
7年来,宁河区宁河镇、北淮淀镇、潘庄镇等11个街镇锚定绿色发展方向,谋划实施风电、渔光互补等45个存量集中式新能源项目,累计总装机容量达2883.1兆瓦。
记者来到宁河区苗庄镇新时代共同富裕基地施工现场,千亩稻田生机勃勃,光伏发电板整齐矗立,近千亩高标准农田施工任务进展喜人。
该项目通过盘活1.35万亩闲置沟渠和改造5.1万亩低效耕地,新建光伏发电装机1000兆瓦,有效带动周边镇村农业种养、仓储物流、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。苗庄镇党委书记杨建表示:“预计该项目生命周期内节煤减碳近400万吨,依靠一体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、水系连通、新能源建设等重大工程,利用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智能控制等信息技术实现智慧种植,带动相关村集体增收。”
有了新能源产业作为引擎,宁河区的生态产业获得了源源不断的绿色发展动能。在宁河区岳龙镇红瑶甘薯智能化仓储中心,18座恒温恒湿库和2座速冻冷库精准地将温度维持在12摄氏度至15摄氏度的最佳区间,为宁河特色农产品——红瑶甘薯构建起锁住鲜甜的“保温箱”。而让这座“保温箱”时刻保持最佳状态的,正是可靠的电力。
“适宜的储存环境是保持红瑶甘薯品质和‘鲜甜’口感的关键。我们采用了先进的智能温控技术,将库内温度维持在适宜区间。”岳龙镇红瑶甘薯智能化仓储中心负责人王正兴说。
针对红薯这一“甜蜜产业”,国网天津宁河公司开展了专项保电行动,工作人员定期利用红外测温仪等专业设备,对产业相关供电线路及配电台区进行全覆盖排查,细致记录并核查配电柜运行数据,全力保障仓储中心设备平稳运行。截至目前,该仓储中心年储存能力已达7200吨,这意味着,即使在非收获季节,消费者也能品尝到新鲜优质的红瑶甘薯。
“宁河是天津的农业大区,风光资源丰富,国网天津宁河公司将持续贯彻落实‘双碳’理念、电网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政策,聚焦农村产业用电需求,将更多更好的绿电输送到千家万户,持续主动上门问需,开设服务绿色通道,护航乡村产业发展。”国网天津宁河公司副总工程师于长来说。
目前,宁河已有29个新能源项目建成并网,区域生态效益正加速释放,绿色低碳发展动能不断增强。
诚信双盈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